
創新鏈+供應鏈雙輪驅動,印染行業打響“韌性保衛戰”
發布時間:2025-10-16
當前,國際環境復雜演變,全球經貿格局正加快重塑,產業鏈重構的多元化趨勢更加明顯,給我國紡織印染行業平穩發展帶來更多挑戰。
為進一步深化印染與紡織化學品領域資源整合與協同合作,加快構建深度融合、高效聯動的供應鏈與創新鏈,切實提高我國印染行業產業鏈穩定性和競爭力,10月14日,由中國印染行業協會主辦,佛山市三水區大塘總商會、佛山市三水區紡織行業協會協辦的“傳化·第二屆中國紡織化學品創新與可持續發展大會”在廣東省佛山市隆重召開。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陵申,中國印染行業協會會長林琳,佛山市三水區委副書記、區長黃海,副區長錢靜瑜,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化學品管理技術部(化學物質環境風險評估中心)主任、正高級工程師、博士陳瑛,中國印染行業協會副會長董淑秀,佛山市三水區大塘總商會會長龐潤沃、佛山市三水區紡織行業協會會長劉清海,傳化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徐迅等領導和嘉賓,以及中國印染行業協會非駐會副會長、印染行業龍頭企業家,地方紡織印染行業協會(商會)、印染產業集群負責人,印染、染化料產業鏈供應鏈上的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單位的技術、管理人員、專家學者,以及新聞媒體界的代表260余人出席了本次會議。
本次大會以“鏈啟新質 融創新態”為主題,聚焦印染行業發展新形勢、新業態,圍繞紡織化學品最新管理政策、面料生產可持續供應鏈構建、基于環保型染化料創新開發與應用的綠色低碳印染技術分享、生物基紡織化學品的應用與發展、人工智能如何優化紡織化學品應用工藝等議題,共同探討產業鏈融通發展、質效提升路徑。
上午的會議由中國印染行業協會副會長董淑秀主持。
佛山市三水區委副書記、區長黃海首先對與會領導和嘉賓表示熱烈歡迎。當前三水正以“三箭齊發”路徑,全面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戰新產業發展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布局,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在區位交通優勢、產業載體升級、產業鏈集群、產業升級煥新等方面蘊含重大機遇,為企業提供廣闊投資機會與市場空間。
他指出,三水作為廣東重要的紡織印染產業集聚地,始終把紡織印染產業作為重點培育的特色產業,現已集聚規模以上企業超 105 家,年產值超200 億元,從業人員超 1.3 萬人,逐步形成了體系完善、鏈條完整的紡織產業集群和綠色循環經濟體系。2025年,三水區出臺并實施了紡織印染產業煥新三年行動方案,以“時尚化、高端化、品牌化、數智化、低碳化、國際化”為導向,全力推動全區紡織印染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希望以此次大會為紐帶,三水能與產業鏈企業、專家學者等建立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更高水平的友好合作,三水將始終秉持“企業有所需、政府有所應”服務宗旨,全力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和最具活力的產業生態,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共同打造全國紡織化學品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的示范高地。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陵申致辭時表示,近年來,我國印染行業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生產能力居世界第一位,印染技術整體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形成了全球比較優勢和引領能力;紡織化學品行業規模質量穩步提升,相當一部分助劑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實現替代進口。
對于新形勢下如何通過供應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高效聯動,鞏固提升我國紡織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與持續競爭力,他提出四點意見:一是注重應用研究與產業化推廣,打造產創融合供應鏈;二是注重功能化與高附加值化,打造高端高值供應鏈;三是注重綠色化和可持續化,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四是注重構建全球化產業體系,打造協作共贏供應鏈。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化學品管理技術部(化學物質環境風險評估中心)主任、正高級工程師、博士陳瑛解讀了國內外紡織化學品管理最新政策。她指出,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生產和使用是新污染物的主要來源,近年來我國逐步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推進機制,加快完善政策法規制度建設,在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面邁出重要步伐。“十五五”時期我國將加快謀劃新污染物協同治理舉措,目標到2035年新污染物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她分析了當前紡織印染行業在新污染物治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管控措施和建議。
會上宣讀了中國印染行業協會廣東辦事處主要負責人名單,并舉行了中國印染行業協會廣東辦事處揭牌儀式。
Tanatex Chemicals產品技術部經理Tugce Tokat在會上分享了兩個可持續發展案例。一是環保前處理劑,公司應客戶要求開發出無磷、高生物基含量的新產品,該方案使客戶用水量降低約40%,化學品消耗減少20%—40%,同時改善了織物品質和廢水處理效果。二是研發中的無氟整理劑,為滿足客戶對防水和防污的雙重需求,這款新產品無需含氟化學品,在更低溫度下即可達到優異的防水效果,并且僅用清水擦拭就能去除咖啡、紅酒等污漬,性能超越傳統方案。這兩個案例表明,從客戶需求出發、遵循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技術創新,能同時實現商業價值和環保效益。
青島大學教授房寬峻作“綠色低碳印染技術創新——從印染經驗工藝到化學品分子設計的范式轉變”專題報告。他通過研究染色和噴墨印花過程中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機制,開發了活性染料無鹽連續軋染技術和濕態織物噴墨印花技術,顯著降低了水、能源及化學品消耗,實現了印染生產的綠色化和低碳化,為開發原創性印染技術提供了新路徑。
傳化智聯股份有限公司紡化業務副總裁、全球應用技術總工程師金澤作“基于科技創新,助力紡織印染行業可持續發展”報告,公司聚焦印染全過程,成功開發了多項節能降耗關鍵技術:在前處理環節,創新應用低溫低堿技術,顯著縮短流程并減少了水耗與化學品使用;在染色環節,推出高效“染色三件套”方案,實現染色后無需水洗,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同時,配套的低溫熒光增白劑也有效降低了能耗。在提升產品附加值方面,公司布局了無氟防水、聚氨酯硅油、水分管理等復合功能整理技術,并針對數碼印花、萊賽爾纖維等提供了全鏈路解決方案。
面向未來,傳化正積極探索智能面料開發,并應用AI技術輔助研發創新。公司將通過在自身運營與產品中踐行綠色理念,與產業鏈伙伴協同,共同推動行業向紡織強國邁進。
盛虹集團有限公司印染總工程師錢琴芳作“紡織品生產全流程PFAS全面管控方案”專題報告。通過介紹PFAS化學特點、紡織品PFAS主要來源以及該類物質對人體的危害和管控的必要性,她指出,國際國內政策法規對PFAS檢測標準的不斷升級給印染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印染企業可以通過源頭管控、生產過程管理、產品檢測驗證、體系與創新升級等途徑,建立從“供應鏈準入”到“產品出廠”的全流程PFAS管控體系。
Archroma印染助劑與數碼印花事業部全球營銷總監Sachin Nigam以“基于紡織化學品從源頭到末端構建印染行業完整生態鏈條”為題展開分享。他指出,當前紡織行業面臨耗水量大、碳排放量大、產品生命周期短、化學品管理復雜等痛點,基于“生態鏈”理念,昂高公司從可持續應用與綠色制造、產品生命周期末端考量、原材料采購等方面構建了一套完全整合的可持續解決方案。通過ONE WAY計算工具實現可衡量的資源節約與生產力提升,通過SAFE EDGE數字平臺可全天候訪問產品監管和合規信息。最后他還介紹了公司研發的NTR生物基涂料印花系統相較于傳統涂料印花工藝的核心優勢。
下午的會議由中國印染行業協會紡織化學品分會秘書長李鵬飛主持。
三水區大塘鎮副鎮長陳潔圍繞“大塘綠色面料 織就產業新未來”這一主題,首先闡述了佛山市、三水區“大城資源、小城成本”的獨特發展優勢與扎實產業基礎。重點介紹了大塘鎮的產業升級方向與路徑:以綠色化、集群化、智能化為核心導向,全力推動區域產業實現兩大跨越—從傳統“制造”向高端“智造”升級,從分散“單點發展”向聯動“生態協同”轉型,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產業生態。在綠色創新實踐上,以綠色創新為引領,中水回用率已接近90%,憑借這一高效節水成果,成功榮獲“全球水獎?最佳工業項目”大獎;同時,建成國內首個印染園區萬噸級CO?捕集與資源化利用項目,該項目不僅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雙碳”示范工程,其核心吸附劑技術更斬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與此同時,大塘鎮積極搭建產學研協同機制,加快推進產業 “智改數轉”,在有限資源條件下實現高效轉化與價值躍升,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打造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綠色發展樣本。
寧波潤禾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楊振以“潤澤經緯 禾沐未來——潤禾材料印染高效低碳整體解決方案”為題展開分享。他指出,公司針對行業發展的新趨勢、新需求進行新產品的研發,目前已開發的綠色印染助劑主要涵蓋有機硅原油系列、非硅柔軟劑系列、前處理染色助劑系列、防水防油系列等。他通過詳細案例介紹了前處理染色助劑、有機硅后整理劑、蠟乳液、軟片、防水劑等不同系列產品的應用特點和生產工藝,為印染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提供解決方案。
近年來,生態功能化學品與智能織物持續成為行業焦點。深圳大學材料學院特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王元豐,深耕纖維基智能潤濕材料界面的能量與信息傳遞研究,通過材料設計與結構調控,讓智能織物在溫度調節、能源采集、水處理等場景實現創新應用。這項研究不僅推動智能織物在人體舒適度調節領域落地,更搭建起生態功能化學品與智能織物融合的技術橋梁,助力行業突破材料性能與場景適配的雙重瓶頸。
SHEIN全國產業帶活動負責人Bili Chen系統闡釋了SHEIN以數字化驅動的柔性供應鏈模式。該模式通過“小單快反”實現精準生產,并為支撐其覆蓋全球的業務,構建了全程空運的物流體系,確保7日內送達的消費體驗。在供應商協同方面,SHEIN創新推出四維合作機制:ODM、OEM、OBM及現貨采買模式,并配套開發了面輔料集中采購平臺。針對合作企業關注的結算問題,建立了按星級劃分的階梯結算體系,最高可實現周級回款周期。
浙江濱康印染有限公司可持續發展部主管施青青以“化學品管理創新引領時尚產業永續發展”為題展開分享。她介紹了公司在化學品合規方面的創新實踐,在輸入端,遵守ZDHC MRSL的要求,建立化學品清單,追蹤所有染化料來源和使用,采用可再生纖維原料;在過程端,使用ZDHC Gateway等工具,啟動化學品管理系統,篩查生產限用物質清單,對生產過程和材料進行質量;在輸出端,加強監測與監管,對廢水和污泥有害物質含量進行檢測,定期盤倉檢查以維持持續合規。
晉江萬興隆染織實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彬浩以“化學品賦能紡織面料功能創新與價值提升”為題展開分享。他介紹了公司開發的高色牢度、吸濕速干、抗紫外、抗靜電、防水、抗菌等功能性面料在選擇染料助劑時的原則,詳細分析了無氟防水面料開發的管控要素及無雙酚尼龍面料色牢度提升工藝,并指出了T400/T800纖維面料、無氟防水面料、尼氨/滌氨面料在印染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他呼吁產業鏈加強合作交流,展開技術攻關,努力解決行業共性難題。
佛山技研智聯科技有限公司染整技術專家委員吳金作“用MES為紡化品賦能,推動印染廠真正實現智能化生產”專題報告。他介紹,當前紡織化學品應用面臨著工藝制定高度依賴經驗、工藝變量難以控制、工藝體系相互割裂、智能化基礎缺失等挑戰,公司開發的MES系統可形成技術閉環,通過數據奠基、規則嵌入、智能輸出、無縫下達等路徑,構建數據驅動的智能化生產化生產體系。
新疆巴州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徐玥介紹了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情況。作為國家級經開區,庫爾勒區位優越,石油、礦產、風、光等自然資源富足,現已建成29個工業大類,其中紡織服裝產業具有比較優勢,現有112家紡織服裝企業,具有550萬錠紡紗、5萬噸印染及1500萬件服裝年加工能力,是新疆全品類纖維及服裝面料生產基地,目前園區正在高質量發展棉紡產業、協同推進化纖產業,高標準發展印染產業,大力提升服裝家紡產業,加快發展產業用紡織品。
10月15日,主辦方還將組織與會代表赴大塘總商會、佛山市佳利達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豐澤紡織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大強紡織染整有限公司參觀交流。
資料來源:中國印染行業協會
- 經緯新聞
- 行業新聞
- 國資要聞
- 用戶體驗
- 經緯品說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電話: 8610-84534078 | |
| 傳真: 8610-84534135 | |
| 地址: 北京市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永昌中路8號 |






